外国青年走进“中国天眼”谱写宇宙畅想曲_今日要闻

新华每日电讯

2023-06-09 10:17:17

外国青年走进“中国天眼”谱写宇宙畅想曲


(资料图)

( 2023-06-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站在观景台上,一群外国留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蓝天白云之下,一口形似“大锅”的大国重器架设在群山环抱的“天坑”之间,通体闪耀着金属铝白色的光泽,这就是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目前世界单口径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借助‘天眼’,人们能探寻更多宇宙奥秘,特别神奇和科幻。”来自韩国的深圳大学留学生申文燮激动地说。

“中国天眼”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理论上说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目前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一连串数据,勾起了不少外国青年对宇宙的无限遐想。

近期,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贵州省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的“邂逅中国乡村·美丽贵州行”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共有24个国家的40名来华留学生参加,走进“中国天眼”是环节之一。

自古以来,仰望星空是人类叩问苍穹的浪漫活动。走进“中国天眼”,成为外国青年近距离感受世界领先的射电天文科技,畅想浩瀚宇宙奥秘的难忘旅程。

从观景台上返回后,留学生们来到了距离“中国天眼”台址不远的“天文小镇”——克度镇,随处可见的天文元素装饰,让这个地处贵州大山深处的偏远小镇变得时尚且科幻。

在南仁东事迹馆内,得知“中国天眼”的科学目标主要是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观测脉冲星等,自幼生活在太平洋岛国的萨摩亚女孩安雅很感兴趣。

“我们一家人总喜欢夜晚躺在沙滩上看星星,浩瀚的星空让人充满好奇。”安雅若有所思地说,那些悬挂在天空、闪烁着光芒的星球到底有多遥远,到底有多大,是否有外星人?这些问题让人着迷。

站在事迹馆内“中国天眼”模型前,外国青年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当得知犹如“眼球”的馈源舱重达约30吨却能灵活地移动,捕捉来自外太空微弱的电磁信号时,大家满脸惊诧。

“建成‘天眼’真不容易,不仅要攻克很多技术难题,还要确保运行安全、工作高效,特别佩服中国科学家的精神。”在贵州大学攻读微生物学方向博士的巴基斯坦小伙马涵说。

在南仁东事迹馆内,以南仁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射电天文人不懈奋斗的事迹让这群外国青年感触很多。来自巴基斯坦的小姑娘莱巴说,中国科学家强烈的责任感是建成“中国天眼”的关键。

2018年,为纪念已逝世的南仁东先生,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看着展墙上描绘的“南仁东星”运行轨迹图,申文燮轻轻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得知“中国天眼”还会向外国科学家开放时,他说,“天眼”是中国建造的,也必定会造福世界。(骆飞)

最新资讯

猜你喜欢

“疫”不容辞 火焰蓝的特殊“11·9”

2021-11

驴肉店里的培训班号称“考研包过”?济南警方侦破作弊案

2021-11

多地喊话!这类人拒不回国将注销户口!

2021-11

内蒙古民警暴雪中徒步8小时 寻回走失牛群

2021-11

浙江天台500多名视障者“重见天日”:好日子在光明中开启

2021-11

四川多所高校学子用“青春力量”助力疫情防控

2021-11

成都理工:三次全员核酸均为阴性 “三万人吃喝没人管”

2021-11

那年今日 | 一张漫画涨知识之11月10日

2021-11